徠卡顯微鏡大家都非常熟悉,但,它的七種觀察方式都是什么,具體怎么用不見得人人都用過,或者很清楚,因此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徠卡顯微鏡的這七種觀察方式及其原理。
1、明場
明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觀察方式,廣泛應用于病理,檢驗,所有顯微鏡均具有此功能。
2、暗場
暗場實際是暗場照明法,它的特點和明場不同,不直接觀察到照明的光線,而觀察到的是被檢物體反射或者衍射的光線,因此,視場成為黑暗的背景,而被檢物體則呈現明亮的象。
暗場的原理是根據光學的丁道爾現象,微塵在強光直射通過的情況下,人眼不能觀察,這是因為強光繞射造成的,若把光線斜射它,由于光的反射,微粒似乎增大了體積,為人眼可見。
暗視野觀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場聚光鏡,它的特點是不讓光束由下至上的通過被檢物體,而是將光線改變途徑,使其斜射向被檢物體,使照明光線不直接進入物鏡,利用被檢物體表面反射或者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圖案,暗場的觀察分辨率遠高于明場。比如我們金相顯微鏡中LeicaDM4M型正置顯微鏡的暗場是比較典型的。
3、偏光
偏光顯微鏡是鑒定物質細微結構光學性質的一種顯微鏡,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,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清楚,當然這些物質也可以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,但有些則不可能,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。
偏光顯微鏡的特點,就是將普通改變為偏光進行檢測的方法,以鑒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或者雙折射。
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性,因此偏光顯微鏡廣泛被應用于礦物,化學等領域,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。比較典型的如LeicaDM750P專業偏光顯微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