徠卡顯微鏡與生物顯微鏡不同,它是利用反射光線來觀察不透明的物體。這類顯微鏡的構造簡單,使用方便,很適合于熱處理車間的現場檢驗工作之用,它可用明區觀察。與臺式不同之點是觀察時物鏡向上,而物體表面向下,且度較高,應用范圍較廣,它可以用明區觀察,也可以用暗區觀察。其構造與立式大致相同,能用各種照明方法,作各種放大倍數的觀察。
徠卡顯微鏡是用于觀察金屬內部組織結構的重要光學儀器,金相分析是對金屬進行研究和性能測試的重要手段,在徠卡顯微鏡下觀察,絕大多數的金屬材料是由許多細小的晶粒組成,晶粒與晶粒之間由晶界分隔開,由于金屬中的晶粒個體大小各異,而晶粒個體通常不能決定金屬的性能,分析某粒晶粒的大小因而沒有特別意義,晶粒度往往表征的是晶粒的平均尺寸。由于徠卡顯微鏡原始圖像往往存在噪聲,晶粒與晶界間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很清晰,不便于計算機分析,因此有必要在計算機自動分析前進行適當的預處理。
預處理包括晶粒計數、晶粒度估算、晶粒面積估算和晶粒直徑估算,單位面積中晶粒的數v與晶粒的尺寸有關,晶粒的大小對金屬的拉伸強度、韌性、塑性等機械性質有決定性的影響。因此晶粒的計數在金相分析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。金屬晶粒的尺寸(或晶粒度)對其在室溫及高溫下的機械性質有決定性的影響,晶粒尺寸的細化也被作為鋼的熱處理中重要的強化途徑之一。因此,在金屬性能分析中,晶粒尺寸的估算顯得十分重要。在平面圖像中,晶粒的晶粒度有時由其面積來表征。晶粒的面積定義為:在數字圖像中,晶粒的面積就是其所占的像素數。單個晶粒的面積沒有實際意義,但一定區域中所有晶粒的平均面積卻可以用來反映金相的晶粒度。更多時候,晶粒尺寸是由其直徑來表征的。

徠卡顯微鏡